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但其实卫青的心里也不是没有忧虑,前世他是天子亲信,带兵在外毫无畏惧,但这一世,他本是一个戴罪之人,连天子的面都没见过就被封将远调到楼兰,又带兵远征天竺,立下功劳,如今屯兵楼兰,堪称雄踞一方,陛下丝毫没有让他回去述职的意思,他这个将军当得未免也太顺当了。

  将在外,一旦被人在君前说了闲话,没有天子信任,哪怕带兵再多,也是朝不保夕,至于那个从未谋面的父亲,只看死了嫡长子都像个没事人一样,就知道靠不住。

  前些时候卫青还听曲沃来的人说,他那个父亲得了三十多个东瀛美人,一个月每天换一个,过得逍遥极了。

  第66章 父子相见不相识

  对于卫青雷打不动一年三次请归的奏疏, 姬越觉得怪烦人的。

  晋国已经很多年没有领兵在外的大将军了,戍边的军队有分权制,一旦开战还需要临时指派一个将军去统领, 理论上姬越知道卫青是在避嫌, 表露出不愿意领兵的态度,就和史书上一些将军自污的行为差不多,都是为了让君王放心。

  但姬越对卫青是很放心的, 不是因为他前生辉煌的功绩,而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考量,她原本也是想像往常一样回绝的, 但忽然想到卫青已经到了娶妇之年, 回到曲沃尽快娶个妻子也能让这个异灵定定心, 曹操刚来时各种惶恐, 有了美人之后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有滋味,可见这一点对男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加上对西域的战事至少也要到开春,让他回来一趟也可以。

  卫青真没以为自己的请归能被准许,他惶恐于自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的荣宠待遇,只能从一次一次的拒绝请归的奏牍里汲取一点安全感, 而请归真的被准许之后, 他反而更加惶恐了。

  不仅是因为即将见到那位任用他的女君,还因为他是一个占据他人身体的孤魂,原身乃是曲沃上品士族子弟, 父母在堂,性格上的变化还可以用从军的经历来搪塞, 一旦要问到从前的事情, 或者原身的习惯, 他要怎么应对?

  抱着一种忐忑的心理,卫青收拾行李带着一列亲随从楼兰启程归家。

  经过两年的治理,楼兰如今已经变了一个样子,用砖石建造的城池整齐有序,不再只是商人的中转站,晋商直接在楼兰开办商会,收购外货,贩卖晋货,比起以前只靠贩货商人带动的经济体系,有了晋商的入驻,各种相关产业也跟着做了起来,从酒楼茶肆到客栈旅店,再到街市卖艺,路边小摊小店,显露出繁荣景象。

  楼兰人的语言与晋人不同,除了孩童在官学必须学习晋语之外,商人是最先学会交流的,之后由新晋郡守王莽起头,带领楼兰郡民学习晋语,还亲自收了两名楼兰学生,终于在楼兰掀起一股学晋之风。

  卫青走时甚至还有一点遗憾,毕竟在楼兰,军士是很受到尊重的,楼兰人以前过得不算太好,晋商歧视西域人,外商视他们为苦力,如今真正做了晋人,才发觉有一个强盛的国家作为后盾是多么自豪,有稳定军饷的晋军更是受到许多楼兰少女的欢迎,不少士卒都在楼兰娶妻生子。

  从西域走到边郡花的时间不短,用了十几天,地图上直线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实打实走起来可能要花上几倍的时间,然而过了边郡,就有晋人修了好几百年的直道可供行走,普通的直道一般可以容纳四到五人并排而行,而供军队行军的直道可以让三辆战车同行,各地修建的直道也有区别,富庶之地使用平整的砖块或是打磨平实的山石铺路,穷一些的地方深挖壕沟,再使用矿土填实,用滚轮碾压平整,使直道不生杂草。

  晋直道和卫青记忆里的秦直道相差不远,他去楼兰时也走过直道,然而这次却有了差别,直道侧边每隔一段路程就修建了一座烽火台似的高塔,有两根极长的管道一高一低连着两座高塔,管道底下隔一段有石柱支撑,长长的直道不见尽头,高塔与管道也仿佛不见尽头。

  见卫青感兴趣,一个亲随就笑道:“大将军久不归家,不知道这两年的事情,这叫做通讯台,十座通讯台为一班,每座通讯台都有十人值守,一旦有消息传到通讯台,传至曲沃的用红丸,传至地方上的用蓝丸,比马跑得快,将军传到曲沃的消息也是从这里走的呢!”

  卫青只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通讯管道的原理,却也不由叹道:“这也太奢靡了。”

  亲随可不懂这个,笑了笑没接话。

  马一上了直道,走得就快了,从边郡到曲沃花费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卫青在城门口停下马,一时竟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怯之感。

  只是旁人近乡情怯,他就厉害了,他连这座城都不认识。

  诸葛亮回到曲沃还没几天,自从诸葛亮走后,一直是曹操负责带人研究火药的事情,曹操很有钻研精神,这些时日刚研究出一种可以爆炸的弩箭,配合诸葛亮的连弩,可以达到远程放火的效果,他还没高兴两天,诸葛亮连口气都没喘,关起门来几天,就设计了十几种火药的用法。

  他竟然还发现了这种火药的药用价值!

  军中艰苦,有时候行军打仗难以及时清洗衣物,有不少士卒都有疮藓顽疾,诸葛亮在研究火药时突发奇想,使用火药治愈了一个身上多年带疮的亲卫。

  这就离谱。

  曹操憋着一肚子气从明光宫出来,琢磨着还有什么东西是诸葛亮拿不出来的,没注意看前面来了一行人,两方离得很近了才注意到,为首的是个面貌很年轻的武将,穿着一身亮闪闪的盔甲,看不出具体品级,曹操也是当朝高官了,略微行了一个臣子之间的普通礼节。

  那年轻武将也很知礼,见到曹操仪表不凡,连忙也行了一个恭敬的回礼,甚至还低了低头表示尊重。

  两人擦身而过。

  领着卫青的内侍都有些懵了,没听说过赵家的礼节这么重的啊,父子同朝真就不当父子,在外都是同僚呗?

  卫青这是第一次面君。

  原身是个纨绔子弟,哪怕就不是纨绔子弟,士族郎君里真正能面君的也只有那一小撮极为优秀的,原身还不够格,他一来就在黑牢,之后去了军营,再之后就莫名被洗刷了罪名送到楼兰带兵,卫青想过原身是太子亲信的可能性,但曲沃来的消息里从来没有多余的字节,所以他也拿不准。

  姬越一般是不会为臣子专门空出时间来的,曹操来见她都是一边批复奏牍一边和他说话,但对卫青她还是有一点尊重,见他行礼,就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抬头看着他,开口道:“将军在外辛苦了。”

  卫青低着头恭敬道:“这是为臣本分。”

  姬越点点头,说道:“打下天竺,有赏无封,将军可有想法?”

  卫青连忙说道:“陛下自有考量,臣不敢有。”

  姬越说道:“为君者应当赏罚分明,朕不封你,不是怕往后封无可封,将军的功绩朕心里都记得,往后有人提及卫大将军的事情,朕是不认的。”

  卫青忽然一颤,下意识抬起头来,又惊慌地垂下视线。

  姬越从御案边走下来,一步一步,宛如走在卫青的心口上,她离得近了,微微后退一步,用平视的视线看着低头的卫青,轻声说道:“朕用人,只看这人有没有用,只要对朕有用,朕不会多说什么,将军可明白了?”

  卫青低声说道:“陛下知道……”

  姬越笑了笑,说道:“将军归家之后,尽快成个家吧。”

  卫青连忙低头行礼。

  姬越算是和卫青摊牌了,她提前支走媚娘,就是为了和卫青说这几句话,在外的将军不比旁人,她自己的亲信还需要时间培养,不可能把卫青一直留在曲沃,适当的摊牌很有必要。

  人重活一遭就会变得很谨慎,即便姬越只是提了一句,也足够让卫青左思右想,辗转反侧,至于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是否握在姬越的手中。

  从宫里出来,卫青才发觉自己在冬日里竟然冒了一脑门的汗,脚步也虚浮得很,没走几步刚要上马,迎面一阵冷风,吹得他打了一个激灵。

  一列换班的凤翎卫从道路尽头走来,为首的那个手里还掂着个鞠球,靠近宫门口时随手把鞠球一扔。

  卫青擦了擦头上的冷汗,骑上马背,让亲随开道。

  司空府邸是很好认的,曹操和卫青面君是前后脚,归家也是前后脚,曹操那边才坐下来,喝了一口美人泡的茶,那边就有人来报,说是五郎君归家了。

  曹操这些日子已经很有做父亲的自觉,继承了别人几个儿子,他全都当成自己儿子来养,说句实在的,原主赵易做父亲都没他做得好,他来了之后,和三个儿子可亲近了。